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敬亭山 > 诗话敬亭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敬亭山采风作品展示【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5-01-22 14:50:00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811 次
【字体大小:

        敬亭山秀美的景色和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灵感地 。去年 金秋十月,敬亭山吸引了来自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学会以及全国各地诗词学会的专家、学者及诗人百余人,深入敬亭山开展诗歌采风交流活动。继采风诗稿第一期选登展出后,诗人们创作热情不减,第二期作品又火热出炉,供大家学习欣赏。     

许华闽(晋江)

晋江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活动晋江接旗有感

诗坛雅事喜先迎,接得旗旌逸兴盈。

四海相亲因宿契,群贤远至证深盟。

争传妙墨兼浮白,各谱雄篇尽慰情。

回看今朝吟啸处,几多啼鸟醉升平。

 

登敬亭山感怀

敬亭独坐意何求,千古幽情向此留。

佳趣随心天际雁,清光在抱客边秋。

纵无健笔增高致,赖有冲襟续胜游。

笑指孤云招太白,深杯还欲与君俦。

 

天冷敬亭山上遇玉真公主

路转峰回信步间,玉真初现若仙颜。

寒云未掩惊鸿影,幸得今朝一面缘。

 

吴兰卿(江苏)

中华诗词学会女工委秘书长

 

参加“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

吟诗何必赴瑶台,李谢园中菊正开。

更羡敬亭山秀美,百城牵手皖南来。

 

谒敬亭山

雾萦苍翠锁高穹,烟径幽幽入画中。

只为诗仙留绝句,才教骚客谒遗风。

云深之处圣灵觅,境寂于斯俗欲空。

毓秀皖南看不厌,古今心意两相通。

 

 

陈美珠(深圳)

香港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东方之珠文化学会会长

 

詩酒人生

吟懷何處寄,山水飽行囊。

酒賦陶詞客,詩心結阮郎。

醉中邀月飲,閒里逐雲翔。

遂作煙霞伴,深耽太白章。

 

廖润昌(广东)

 

登敬亭山

拟学谪仙事,登临坐敬亭。

偏逢寒露重,独爱一峰泠。

众鸟未曾去,闲云取次经。

清音依旧在,风袭薄衫青。

 

 

金缕曲·登敬亭山怀李谪仙

独坐沉酣者。叹孤云、时舒时卷,凭它沦化。游历重来霜添鬓,自与敬亭对话。曾倾慕、清新小谢。旷达疏狂人渐老,对秋风、众鸟纷纷迓。赢尽了,诗天下。
每怜雕像难描画。执青剑、举头凝思,仙风逸雅。登览怀英平台上,天际归舟谁驾?听不尽、高吟潇洒。自去自来无牵绊,送远鸿、日暮寒风打。挥手处,情难舍。

 

张自军(江苏)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诗词

二等奖获得者

 

水调歌头·登敬亭山怀李白

长慕李供奉,来拜敬亭山。夕霏知我心意,更洗十分鲜。不管牵衣竹翠,何惧吹头风冷,健步上层峦。登阁复长啸,指顾鸟飞还。

看不厌,听不倦,览诗篇。问君何事,骑鲸长去剩云闲。万树梧桐秋色,百尺桃花潭水,寂寞越千年。余亦能高咏,邀谢并三仙。

【注】邀谢指邀请谢朓。

 

 

丁欣(江苏)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诗词

二等奖获得者

 

韩愈文化园谒韩文公像

峰于芍药亭边立,雲向昌黎宅畔回。

它时文势翻江海,都自敬亭山麓来。

又见敬亭山

依旧峰尖一朵雲,清容闲态绝流尘。

名山应是情缘在,犹待当年独坐人。

附:陈楚明:丁欣兄作《又见敬亭山》,步其韵以奉之。

能得身闲似片云,除将诗酒不沾尘。

敬亭久坐鸟相识,同看此山非一人。

叠韵又奉

看久不知谁是云,且凭长啸却埃尘。

二千年问此风月,唯有青山不误人。

三叠

羁身万事不如云,看破尘埃犹在尘。

世上因缘能放下,对山应笑谪仙人。

四叠

何处青山不绕云,何人身可却流尘。

何言家国总辜负,坐到秋风凉彻人。

宿敬亭山麓

拂尘移榻近窗台,欹侧青山在枕隈。

夜半松风落星斗,只疑太白醉归来。

题太白独坐楼

焉知坐久化楼台,胸次山川已洞开。

飞雲趁便来还去,相看相亲又几回。

敬亭绿雪

芽尖雲气嘘成雪,枝上露华凝作莲。

清空境里迎佳客,绿袅壶天太古烟。

宣城观独舞《墨影涧》

溪山青碧漾松烟,雲袂舞来疑是仙。

为说宣城身段美,墨花无不吐青莲。

 

八皖 诗 友

 

邹志高(合肥)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活动

如期举行有吟

一轮明月起瑶池,正是宛陵菊绽时。

欲遣诗心豪纵酒,秋风起意正如期。

 

再登敬亭山

今上敬亭天不晴,青山照旧眼前横。

惯吟李白痴情韵,笑听西风撩我声。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感吟

百城牵手古宣州,宛水诗山醉了秋。

李谢风流今胜昔,千言万语意难收。

 

朱恩三(宣城)

记百城牵手宣城采风

诗词之市盛名远, 会聚骚人源百城。

俯首敬亭怀谢李, 老春绿雪酝诗情。

 

于娜(合肥)

 

敬亭山

敬亭相慕久,独坐隔帘看。

众鸟归烟雨,孤云不易观。

 

登敬亭山有感

敬亭烟雨晚来幽,溅湿江南一段秋。

山自青莲相看起,人临绝顶却何求。

素心两度经行处,风袂今番独坐楼。

云叠翠涛如细语,浮生未许溯从头。

 

水调歌头 山水宣城

墨海几穿越,山水一笺开。壶天叠翠流云,佳色画中裁。邂逅千年大美,若遇三生知己,几度动吟怀。谈笑上峰顶,佳兴倍悠哉。      拜“诗老”,邀小谢,谪仙来。群贤毕至,相携同步上楼台。不觉风怀渺渺,忽听吟声朗朗,天地独怜才。人在最高处,气象混无涯。

 

柳梢青·百城牵手宣城行之敬亭绿雪

坡上溶云,山间清梦,杯底争春。纤指斟来,白毫飘落,香滤浮尘。 百城牵手留痕,啜一口、凝情也真。绿雪腾烟,人生快意,白发销魂。

 

胡建业(苏声)

独坐楼

且盘白发三千丈,纵览闲云自卷舒。

相看翠峰渾不厌,坐成化石意何如。

 

独坐楼前仰一峰

千秋吟客竞来朝,秀出云天莫可雕。

相看为何渾不厌,只缘互视识孤高。

 

石涛馆

一馆缘何竞拜趋,自成佛印逐梅苏。

不同名刹争香火,传世但凭罗汉图。

【注】《石涛罗汉百开册页》为石涛在广教寺出家时绘制,后流入日本,由崔如琢先生购回。

 

玉真公主

闲云来去莫须呼,众鸟高飞林未孤。

只与谪仙称道友,相看不厌一何娱。

 

相思泉

目断云空山作庐,独攲泉壁待鸿儒。

忘情水里落珠泪,滴入初心谁可沽。

 

敬亭山水杉

一任樵苏次第看,相容藤蔓竞趋攀。

缘何面绿常嗟慨,谷底材高难出山。

 

茶博馆饮敬亭绿雪(折腰体)

雪芽撷取一毫真,初叶全经樊素唇。

明前萌发先惊蛰,岭上潜滋自曲伸。

露气交加清气袅,兰香争若舌香淳。

擎杯在手独回味,品静似天长醉人。

【注】传绿雪采茶前,先用鲜花沐浴,把茶叶一片片用嘴衔来,度入怀里。斯茶既有山露的清淳,更有少女的幽香。

 

宣城行登敬亭山至独坐楼

行到鸟飞云逸时,坐看秒刹已痴痴。

一峰孤寂孰相伴,空谷回声自不疲。

及半山程烟景出,萦阶天语客怀驰。

于斯始识昭亭面,际会凭缘唯觉迟。

 

沁园春•登敬亭山

时雨祛尘,百侣折腰,共登诗山。仰翠云峰绝,纵眸远眺,相思泉寂,伫足流连。满谷芳茵,半坡绿雪,众鸟孤云各自闲。莫须问,教古今来者,不厌相看。
名高五岳禅关,引谢朓谪仙接踵攀。赞仲弘泼墨,铁軍东进,石涛驻锡,罗汉真传。唐宋鸿儒,明清释道,把酒迎风竞拍栏。此去晚,在苏梅题上,补白三篇。

 

李明科(蚌埠)

遊敬亭山

寒烟半锁敬亭秋,落叶萧萧独坐楼。

昔日交遊何处在,无边细雨是浓愁。

 

拥翠亭得句

敬亭山上仰风流,独坐楼前晋代秋。

十里群山拦不住,寻踪直上谢家楼。

 

独坐楼遣兴

凭栏开倦眼,独坐与云齐。

树掩孤峰近,烟笼万壑低。

古亭凭鸟落,霜叶待人题。

不辨身何处,寻归路已迷。

 

独坐楼怀太白

当年独坐敬亭前,日照青峰垂紫烟。

楼与云齐堪对月,松凭石举欲扪天。

一声长唳孤鸿过,万木低吟落叶旋。

最是浇愁宣郡酒,高斋清寂待诗仙。

 

临江仙 敬亭绿雪茶

翠岭轻笼薄雾,晚霞淡抹昭亭。满山披雪绿盈盈。主人迎远客,草径说茶经。 雀舌油然润泽, 翠眉生就多情。瓯中轻舞妙姿生。一杯驱浊气,数盏入空灵。

 

鹧鸪天·雨中登敬亭山

秀木苍藤顶上行,烟深径滑竞相登。鬓边飞雪苍茫白,心底藏春浩荡青。 寻故梦,吐真声,古今穿越共嘤鸣。喜看雨霁千寻碧,独坐诗仙醉不醒。

 

唐佳(合肥)

题敬亭绿雪

敬亭自古种茶宜,绿雪声闻证有诗。

日月精华凭吸纳,云泉气韵仗濡滋。

尝为贡品三朝贵,竞惹题名九域驰。

但惜谪仙无此遇,应教陆羽羡何之。

 

董静(合肥)

〔中吕·朝天子〕访太白独坐楼

雨中,雾中,滴翠流云弄。烟峦隐隐霭千重,谁把诗情送?叶落秋泉,花开崖缝,咱来寻青莲独坐踪。近松,远峰,还记否揽月青山梦?

【注】李白有“欲上青山揽明月”诗句。

叶莉荣(黄山市)

楹联·敬亭山

三峰横亘,引来络绎骚人,谢李诗魂今尚在;双塔巍然,兴起参差亭阁,齐唐风范世传承。

 

紫萸香慢·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郊,水阳江畔。建有山门牌坊、古昭亭、太白独坐楼、玉真公主墓、相思泉、广教寺双塔等景观。谢朓、李白、石涛等名流曾游历于此。
过重阳、虽逢濛雨,不妨快悦心情。正秋香浓郁,共吟友,出州城。合影文彰麾下,看牌坊高矗,气势恢闳。谒诗仙、更忆太守谢高斋,独坐阁、木雕满盈。
徐行。雾散云横。枝叶上、露晶莹。吊泉池墓地,持盈窈窕,篁竹遮茔。石涛馆藏书画,擅山水、出为僧。仰禅林、宋朝双塔,比俦危立,斜兀犹举高檠。瞻罢愕惊。
【注】南齐谢朓,号高斋,曾任宣州太守,极负诗名。玉真公主墓,旁有相思泉、公主塑像。玉真字玄玄,号持盈。

李青(宿州市)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

客路何辞远,心仪唯敬亭。

诗山云似练,秋水雁留声。

邀月谪仙拜,登楼谢朓倾。

良辰逢故友,放棹踏歌行。

 

游敬亭山

秀色秋初染,两江烟雨轻。

连峰弥雾色,叠浪逐鸥声。

随兴昭亭坐,寻幽宛水萦。

回眸千百度,未了此中情。

 

李德新(滁州市)

【中吕·朝天子】秋谒敬亭山

宇空,岭空,满目霜秋重。斑斑点点叶黄红,都有诗家梦。烟壑朦胧,水云放纵,疏狂快意浓。谢公,李公,许我相随共。

 

朱成林(亳州市)

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感吟

自古敬亭山水秀,引来谢李竞风流。

如今牵手百城会,诗润江天五十州。

 

马毅(淮南市)

题《敬亭山》相思泉

相思泉水碧凝烟,雅韵心声绕耳边。

月下花中曾共醉,阶头石上忆当年。

红颜已去空留恨,白发频生更可怜。

一曲离歌千古泪,相思化作梦中泉。

 

陶守德(淮北市)

李白《敬亭山》释惑

导游穷白话,旧案又翻新。

公主丹丘爱,清莲负玉真。

 

张华(池州市)

敬和周文彰会长

 

李白《敬亭山》释惑

方知痴绝者,最数谪仙人。

一眼千年后,犹闻说玉真。

 

张庭清(六安市)

太白独坐楼

徜徉绿道拜诗仙,独坐空山待鸟还。

早把相思抛九宇,超然世外已千年。

 

姚丽琴(铜陵市)

百城牵手宣城行

一路风光别样清,百城相约赴宣城。

敬亭云绕诗心涌,宛水烟笼画意生。

古巷幽深藏旧梦,青山独坐蕴新情。

且看此处多灵秀,共赴佳期笑语盈。

 

宣城诗会盛景

敬亭山下雨如烟,古邑秋华映远天。

墨馥纸馨诗意涌,山幽潭澈客情绵。

千秋胜地邀高会,四海贤良赋雅篇。

文化传承增绮色,宣城处处韵如弦。

 

宣城秋吟(通韵)

八方雅客汇宣城,秋色融融入画屏。

翠岭浮烟诗意涌,澄湖耀日韵华凝。

旧园幽谧时光缓,沃野缤纷笑语腾。

沉醉此间山水梦,心随美景忘归程。

 

鹧鸪天·宣城秋行

雅士纷纭入锦庭,秋光璀璨耀辰星。敬亭翠影诗魂绕,潭水波光画梦萦。  古苑谧,沃原澄。清风袅袅共欢兴。古贤遗韵今尤在,胜境幽怀岁月凝。

 

临江仙·敬亭秋韵

敬亭秋暮烟岚渺,诗山墨染霜风。石坊铭刻岁华融,古阶铺彩露痕浓。
独倚栏前思旧事,谪仙挥笔如锋。云飘林绕梦无穷,情牵神往意千重。

瞿安之(宣城)

赞敬亭绿雪

大道勘从小处拿。诗山底蕴育禅茶。

一壶品尽敬亭雪。半卷经书到日斜。

 

咏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

百城牵手盛吟哦,俯仰诗山志客多。

有绪鸿声晨露透,正浓桂蕊晚霞和。

谢风李韵梅公意,楼影峰峦扬子波。

是趁重阳昌胜迹,新人古邑共婆娑。

 

余浩(宣城)

窗外敬亭山

窗外敬亭山,群峰秀可攀。

扶摇飞步上,日落始知还。

 

参加百城牵手宣城行

有约佳朋胜日临,诗山一见两知音。

乾坤俯仰人文萃,新作连连同唱吟。

 

耿旭东(宣城)

千载昭亭文脉续,百城牵手采风来。

吟诗作赋歌盛世,高论宏篇梅盛开。

 

李和平(宣城)

〔双调•折桂令〕记百城牵手行

采风敬亭山

风流地古邑昭亭,千载留香,五岳齐名。今聚贤才,百朋牵手,穿雾欣行。逐太守当年问顶,叹谪仙七度飘零。不厌相迎,不厌相看,自是长情。

周家禄(宁国)

百城牵手宣城行

百城牵手到宣城,十月澄江笑有声。

灵秀诗山招饮者,邀君再作棹歌行。

 

夜宿敬亭山下

夜宿宛陵风自柔,帘开遥眺敬亭幽。

梦中太白楼前坐,醉看闲云来去留。

 

梦与诗友游敬亭山

敬亭山下客,相约到宣州。

梦幻澄江色,醒吟素练秋。

雁声随雁远,莺语伴莺留。

唯有诗心在,登高一望收。

 

項煜(广德)

敬亭山怀古

持盈红泪控,泛滥尽如泉。

何不当涂去,至今思谪仙。

 

刁春旭(郎溪)

访敬亭绿雪茶叶集团抒怀

欣瞻林麓腾晴霭,漫漫青畦碧接天。

古朴摇枝凝古意,芳亭栖鹭过芳烟。

品茶寻韵仄平妙,泼墨留珍词句妍。

岁月沧桑酿真味,无须润色自成篇。

 

石涛纪念馆

秋暮敬亭云染彤,棕榈遥指馆藏丰。

逼真塑像固如铁,唯美友情坚似松。

笔墨崇精山水妙,构图求变果花雍。

奇峰搜尽开今古,一代名家后世宗。

 

徐余泾(泾县)

参加中华诗词百城牵手•宣城行

采风活动开幕式

 

细雨中合影

敬亭缥缈雾蒙蒙,队列参差嘻笑浓。

怜我肤干稀发涩,天施净水泽枯容。

 

游敬亭山

风筛细雨青山湿,云阁迷离蒙霭岚。

路曲移形时换景,常将美色撩心贪。

 

参观敬亭茶业有限公司赏敬亭绿雪之黄金芽

明澈香汤和味忱,润舒心肺赏黄金。

农林国企须强大,发展振兴多用心。

 

山亭尝敬亭绿雪之红茶

不觉行谈至半山,园林秋色炫斑斓。

岂知绿雪红茶好,非喝二杯难解馋。

 

源访敬亭山茶场再品绿雪茶

夙愿欣酬农垦场,车驰十里暗嫌长。

敬亭山下寻相识,轻啜三盅忆旧香。

 

周海燕(弘灵)

 

恭和周文彰会长兼贺中华诗词百城牵手

宣城行成功举办

 

题敬亭山”知音神契

青莲手把冰壶执,谁在操琴风入松?

涧水潺潺余响绝,樵歌隐隐荡心胸。

蜀僧浚座依稀现,绿绮弦根寂寞封。

沙鸟时来听故曲,难圆尘梦觅遗踪。

 

程源红(郎溪)      

                                   

李白《敬亭山》释惑

何伫篱边久,为思独坐人。

幽篁清影里,应有梦中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